首届“田工道德奖”获奖者系列报道——姚跃林:社区“110”
姚跃林这个名字,在武陵区府坪街道体育东路社区可谓家喻户晓,叫得顺溜了就谐音成了“110”。2017年5月10日,姚跃林还与央视主持人管彤、特邀主持奇志及其他文化志愿者一道,共同演绎了《群英汇》湖南专场,将“110”的故事说给全国观众听。
57岁的姚跃林,是府坪街道体育东路社区的居民,2000年从常德轴承厂下岗至今,十年如一日为小区居民义务服务。经济并不宽裕的他,却有着一份难得的爱心,挖下水道、修路灯、当社区义工、抓小偷……不计任何报酬。
“是田工影响了我。”姚跃林告诉记者,2012年,他突患“主动脉夹层”重病,急需一笔医疗费用,因家境贫寒,社区为他发起了爱心募捐。田工得知情况后为患重病的姚跃林送去11000元救命钱。康复后的姚跃林得知是田工帮了他,拿着钱去报恩,被拒绝。“当看着他的时候,我感动了,一个残疾人,竟然还跟我捐款。当时就下决心,只要这次病好了,我一定回报社会、感恩社会。”于是,姚跃林加入了田工志愿服务队,并将懂水电维修的老朋友动员起来,成立了姚跃林工作室,即居民口的“110”工作室,专门及时调解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还积极配合社区和公安警务室抓好小区的安全防护工作,关注小区中的孤寡老人,了解他们的困难诉求,并给予帮助。
当问起今后的目标和计划,姚跃林质朴地说:“我的慰问金、奖金都将用于工作室的运转,我想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另外,他还想号召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他的工作室中,做正能量的传递者。
★别人眼中的他
彭秀云(社区92岁的高龄老人):“平时,小姚很关心我,每隔几天都会打电话问我的情况,家里什么东西坏了,他总能第一时间帮我修好。我虽然不是党员,年纪也很大了,但是想为他人做点贡献。尽管不能亲自去做,但我还可以从养老金中拿几百块钱出来,帮助其他更加困难的人。”
刘杨东(武陵区胜利路小学副校长):“我们社区有两大名人,一是田工,还有一位就是姚跃林。在姚跃林的牵线搭桥下,我们学校的学田工志愿者服务队和学田工小分队经常与东城阳光家园开展志愿活动,为残障儿童带来欢乐与关怀。”
谭华(体育东路社区党委副书记):“以前在别的社区工作时,就听说过姚跃林的故事。他有专门的工作室记录簿,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每天帮助群众处理事情的时间地点。姚跃林就是我们社区的‘110’,邻里之间只要有事情,他一准在现场。”
[获奖感言]
感谢领导、社区居民对我的认可。在获奖的过程中,我学习了他人的很多经验,听完这些获奖者的故事我也非常感动。只要还能动,我要一直为社区居民服务,传递“远学雷锋、近学田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