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涅槃,爱在常德,21名理县学子重返金丹实验学校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0级地震撼动四川汶川,成为汶川之痛、华夏之哀。同年9月7日,在湘川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四川理县灾区薛城镇小学、蒲溪乡小学五、六年级的204名学生,来到常德市武陵区金丹实验学校度过了难忘的一年。这一年,也成为常德与理县共同的亲情记忆。
千里共患难,十年系真情。5月11至13日,为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由武陵区教育局、常德日报传媒集团策划并组织,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全程支持“十年涅槃,爱在常德”理县学子重返常德活动。他们将近距离接触常德市规划馆、滨湖公园、大小河街、白马湖公园、柳叶湖、桃花源等常德名片,感受常德十年巨变。当然,重返常德活动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在金丹实验学校举行的主题班会等活动。
5月12日上午,理县学子抵达金丹实验学校,老师们纷纷在大巴车前迎接。“还记得我吗?”“当然记得,董奶奶!”“曹校长,我好想您啊!”……画面十分温馨。回想当初,这群羌族、藏族的孩子刚来时,金丹实验学校的生活老师董春仙便带着3个保育员把他们的所有衣服清洗了个遍。那些珍贵的民族服装不敢用机洗,只能用手洗,将近300套民族服装把他们的手都洗烂了。接着就是刷鞋、寝室消毒,忙完后,4个人接连病倒。那些日子里,这些理县来的孩子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常德人的热情:热了有人送水,冷了有人捐鞋,病了有人义诊,常德市委、市政府领导来看望,武陵区委、区政府领导来慰问。他们,真正成了常德人“手心里的宝”。
为了让这些孩子远在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武陵区教育局组织发起了爱心家庭结对活动,先后有204个爱心家庭与这些理县孩子结对。每到周末,“家人”就会来到学校,把“自己”的孩子接回家中,做一桌可口的饭菜,陪他们一起玩耍,给他们添置衣服、学习用品,用真情温暖孩子们的心。
十年后,这群孩子的代表重返学校,在理县学子张彤的主持下召开了主题班会,恍惚间大家又穿越到了十年前,温暖、快乐的滋味再次涌上心头。一想到当年的老师、爱心家长无微不至的关爱,不少同学热泪盈眶。
时光是一支盛满岁月温情的笔,记录着生命中每一个温暖的瞬间。灾难面前,我们除了眼前的伤痛,还有同舟共济、相伴相依。四川理县与常德武陵,相隔千里,却呼应相生,初相遇与再相聚,都是带着温度的血脉共存!(武陵区教育局 雷江峰)
▲十年前,204名理县学子第一天踏进金丹实验学校
十年前,理县学子参加学校活动留影
5月11日的欢迎晚宴上,四川阿坝州理县教育局代表向武陵区教育局赠送锦旗
21名理县学子身着华丽的民族服装重返金丹实验学校
“我们回来了!”21名理县学子在教学楼前合影
理县学子张彤主持班会。2009年,她也是汶川地震周年祭活动的主持人,主持过金丹实验学校许多校园活动
主题班会现场,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难掩内心的喜悦
王进为爱心家长邵启湖献羌红
理县学子杨艳早已热泪盈眶
过一次集体生日,就像我们当年在这里过集体生日那样
爱心1+1联盟带来的原创情景诗朗诵表达出了四川理县与常德武陵之间亲人的牵挂
董奶奶:你们长高啦!
老师,我们来张自拍吧!
武陵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钱盛霞出席5月13日欢送晚宴,对理县学子致以美好祝愿
编辑:刘译锴 编审:张馨引